学生党支部开展系列活动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
发布时间:2018-06-01 作者:王勇只 出处: 浏览:
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为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科学情怀,5月30-31日,外语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与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了“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切合实际,新颖多样,内容丰富,教育意义强。
学院士事迹,扬西农精神。活动伊始,支部组织学生党员观看了专题片《赵洪璋:一麦相承》,该专题片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和光明网“科技名家风采录”频道联合拍摄,以我院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赵洪璋教授的事迹为题材,通过其学生、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和其儿子赵柳的深情回忆,再现了赵洪璋解决小麦“黄疸病”、毛主席向其敬酒三杯、着力推广良种、重视农业生产调查、视小麦如命等人生历程。同时,系党委还组织学生阅读学习校新闻网特刊“百年赵洪璋”栏目,学习赵洪璋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11篇系列文章从不懂的角度、不同人物对赵洪璋院士事迹的记述,生动的展现了一位“扎根黄土,情系三农”农民院士。
畅谈学习感想,立志砥砺前行。本科生党支部积极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畅聊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感想的平台。同学们纷纷积极踊跃的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想。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王勇只结合自己担任陪同翻译实习工作的经历向在场的同学们发出了“农林院校的英专学习应该掌握大量的农业英语词汇,成为特色人才”的呼吁;毕业班党员雷雨雁结合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经历,劝诫各位低年级学生一定要勤奋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给青春不留遗憾;入党积极分子陈析宇表示要不断学习、努力进步、快速融入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王丽萍总结并呼吁支部党员,毕业生党员毕业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要继续发光发热,低年级党员要认真做好每件事,真正发挥好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
齐颂《麦神颂》,传承西农情。“……新麦兴国民感戴,劳模冠冕馈书生。饱食难忘饥肠苦,鼓腹常歌教授情……”《麦神颂》一文由张波教授作文、安宁教授作画,来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全文共五节,每节由八句组成,采用排律的形式,朗朗上口,内涵丰富,主要讲述了赵洪璋院士一生培育小麦品种,救了大半个中国的光辉事迹。外语系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全体本科生党员齐颂这一诗文,由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王丽萍领颂,学生党员跟颂。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意气风发,感情真挚,充分展现了对赵洪璋院士的敬畏和赞扬之情。
外语系本科生党支部以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赵洪璋院士先进事迹,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活动现场
交流学习感想
齐颂《麦神颂》